和讯智库访谈]中国官方智库正遭遇哪些危机
近日,和讯网邀请了中国社科院刘潇潇女士做客和讯独家视频栏目《和讯座谈会》,刘潇潇目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机构评价项目部副主任。针对中国智库建设的现实格局,刘潇潇在访谈中指出,在中国智库热的环境当中,政府委托课题就有很多的选择性,可以给官方智库,也可以给半官方智库,因此官方智库就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不从现在着手改革的话,在未来可能会遇到非常大的冲击。
十八大以来我们中国智库已经很明显进入了一个中国大国智库的时代,但中国智库很明显的短版就是缺乏研究独立性以及人才制度建设不足,社科院为代表的体制内智库体系给人一种为政府完成“命题作文”的色彩。刘潇潇对此指出,政府委托课题一直是官方智库和半官方智库的重要工作内容,而体制内智库的资金是由国家来拨付的,也就是全额拨款的,积极的一面是研究工作可以紧扣政府的需求,不好的一面就是让这些智库缺乏了市场意识,视野上受到一些局限。因此,市场意识是体制内智库亟待增强。
因此,在智库热的冲击下,拥有较好市场意识的民间智库将迎来发展的契机。本期访谈的特别观察员、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犁指出,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应取得一种平衡,国家智库或者国家投入资金比较多的智库作为一个主脑,民间智库担任小脑,通过市场来左右这两个民间智库跟国家智库之间的平衡。智库实际上个思想市场,它要用思想的市场的方式,思想虽然是一个很虚无缥渺的东西,但是它形成了所谓的意见以后,其实它是一个产品,所以从产品市场这个角度来说,更多用市场方面来进行产品定位。
在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的研究分工问题上,刘潇潇指出,官方智库比较适合承担政府重大的,包括设密的一些战略问题,像高校这类的半官方智库,适合做一些需要理论支撑的课题。民间智库的优势是接地气,和市场接触都比较多,和国外机构接触也比较多,因此比较适合做一些微观现实课题。
针对官方与民间智库的资源互补问题,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犁认为,政府智库应跟高校智库做一定的分工,学校搞基础研究,政府智库多做一些所谓政策研究。他还特别指出,民间智库并非不可能站在国家最高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事实上从国内外的历史上,有很多民间智库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上站的也很高,甚至比有一些被利益集团把控的国家智库还要高,它做出来的研究很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