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新闻时报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今日头条

买玉时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淘玉资讯

  爱玉之人买玉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归结起来无非三种:东西不对,料子不真,价格不实。

  东西不对:即以玻璃、石英等非和田玉品种冒充和田玉售卖,这是最低端也是最可恶的作假方法,消费者以玉的价格买了基本上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回去,这是任凭玉料价格怎么涨,也不可能收回成本的事情。

  可恶至极!

  我在本地一家店里看见过一只料器(即玻璃)的手镯,材质透,质量飘,还有典型的玻璃光泽,确认无误。老板开价28万,听到这样的价格我问老板能不能出具和田玉证书,老板迟疑了一下说:“信证书不如信我!”如果不是对于和田玉有一定鉴别能力,很多消费者在面对这样的开价时一定不会怀疑东西不对,这么贵的东西怎么敢是假的呢?我也不是很理解那位老板的心理,这是做好了打一枪就跑的打算吗?

  料子不真:即不如实说明玉料的产地、产状,不如实说明皮色真假雕工情况,把韩料说成籽料,青海料说成山流水,把机雕说成手工,把黑青玉说成墨玉,等等等等,这是玉器市场上最常见的问题。

  如下对话您可能并不陌生:“老板,这是什么料的?”(我是想听老板说说产地)“和田玉!”(老板拿出广义和田玉的概念蒙混过关)“我是说是哪里产的和田玉?”(我追问老板产地)“这个是山流水的,那个是籽料的”(其实是新坑青海料和韩料烤色)

  聪明的老板绕来绕去就是不说明产地情况,和田玉的“产地”和“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从哪儿来”,后者才是指山料、籽料这些原料形态。由于籽料和山流水名声在外,所以很多商家想尽办法把玉器的产状往它们身上靠,比如俄灰皮料的,由于带有石皮,就成为了“俄籽”,韩料来自开采,也正大光明地跻身“山料”的行列,其实真正的山料是指和田地区所产出的山料,比如于阗料、黑山料等。

  扪心自问,作为玉商我确实希望自己的东西都带有光芒万丈的标签,但是真皮和加强皮毕竟不是一回事,山流水哪有那么多,籽料和磨光籽肯定不一样,我们给玉石加个好身份从而卖个好价钱,可消费者就一定是傻帽吗?就没有别人看得出来吗?

  关于料子的谎言日复一日在市场上被说出口,所以很多消费者的眼中玉商就是一群会说假话骗人的奸商,有一次一位指着开门的籽料问我:这是什么玉?我答:和田玉籽料。路人冷笑一声说:哪儿有那么多籽料!说罢转身而去,留我一个人思索良久。

  价格不实:价格虚高也是伴随着以上的“东西不对”“料子不真”而产生的,东西不对让本属于其他低端价格体系的东西卖了玉石的价格,料子不真更是提高了一件东西的买点从而降低了其性价比。

  借着这个价格不实的问题,我说说玉器的价格构成。玉器价格必然是“成本”+“利润”,成本是包含原料成本、加工成本、店面运营成本在内的总成本,这其中最值得说说的是原料成本,很多消费者看到玉器成品的时候会觉得这么大一点点东西为什么那么高?其实加工过程中,切掉的不可利用原料也有相当一部分,而这不可利用的部分也算在原料成本之内的,可称为“风险成本”。业内即使经验再丰富的切料老手,料子切赔的概率也要在30%,因为不是所有玉料都是明料,让从业者论斤买卖,玉商压着资金,承担着“一刀穿麻布”的风险,才有可能得来流通在市场的玉石,其中就有着隐形的风险成本,这种风险也正是造成玉器价格不断走高的原因。

  再说说利润。对于玉器、古董行业,民间普遍认为暴利,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是老观念了,现在市场这么开放,网络这么发达,信息透明度很高,如果真有人把利润做到开张可以吃三年,那他的口碑一定极坏,估计接下来真的是三年都不会开张了。

  想要了解更多玉石知识,可登录玉石网

  请关注微信号:taoyu0066,看见天下好石头!

上一篇:5.16前沿资讯站丨孩子期刊整合
下一篇:官商勾结炒地谋利强拆民企逼良上访打击报复法理难容
X

电话:2622293504

联系我们

QQ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