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的TPP,我国如何应对?
“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有助于我们缓解来自TPP的压力,并可以树立我国良好形象和影响力。
TPP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增长活跃的亚太地区就形成了有21个经济体参加的APEC合作机制,21个经济体领导人签署的茂物宣言其目的就是在亚太范围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鉴于在APEC范围内既存在发达国家,又存在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货物贸易零关税的目标上很难达成一致。曾经提出的平衡方案是发达国家用十年时间完成自由化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二十年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推动过程中由于矛盾突出,难以协调,其间曾尝试过采取部分国家自愿实现自由化的进程,但仍难以奏效。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茂物目标的努力。其间,中国曾联合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极力倡议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并受到了大多数经济体的响应和支持。
在APEC范围内推动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失败之后,2002年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和文莱四国联手继续推动零关税目标,并组成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就是TPP的前身。
时至2008年,美国经济日益困难,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不仅大大消耗了美国的财力、物力,同时也重创了美国在全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面对东南亚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其战略,更加重视参与亚太的发展进程,并寻求扩大其在亚太的影响力。所以同年11月美国正式宣布加入TPP谈判,并按美国的标准全力推动TPP谈判进程。在美国的主导和推动下,谈判进入快车道,在随后的五年中谈判成员陆续扩大到12个。TPP共进行了19轮谈判和多次部长级会议,均难以突破,随着奥巴马的任期即将结束,美国不断加大力度,同时在策略上也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终于在今年10月5日完成了谈判。
主要特征
TPP代表了发达国家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这些规则包括:货物贸易的零关税要求;服务贸易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要求,即对所有服务部门均应给予准入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当然对国防,金融,航空等个别领域仍保留了一些例外。在金融服务和投资领域均要求按负面清单模式管理,此外在TPP的条款里除了WTO原有的谈判内容外,还增加了四大类横向的议题,即包括规则的一致性、公平竞争营商便利化、中小企业问题及发展议题等。
TPP更加关注各国边境后的制度安排。TPP被美国称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为全球贸易树立新标准并集中代表了21世纪自由贸易协定的新议题,其显著特征就是对边境后规则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更多涉及一国的国内法律法规条款或公平竞争的有关条款。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中性竞争政策方面以及劳工标准和环境规则方面都体现了更严格的新要求,而这些规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差异。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规则的实行意味着一国主权的出让,更现实的问题是制定规则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些规则是否可以被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并能付诸实施仍需要多边场合深入探讨并取得共识。
TPP成员内部落差很大。在TPP12个成员中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有最发达的美国,也有低收入国家的越南,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文莱又同时是东盟自贸区的成员,属于双跨队员。尽管其内部贸易总量占到全球贸易四分之一,但据测算自贸区成立后其贸易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内部制度的一体化难度更大。
影响及发展前景
TPP对我国贸易实务量影响有限,TPP启动后,区内贸易会更加便捷通畅,有利于提高贸易的效率并降低成本,但对中国来讲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TPP协议中主要贸易大国都同中国保持着相当规模的贸易额,相互的依赖性较强,加之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潜力巨大,主要国家仍会扩大对我国的出口。此外,在目前12个TPP成员中已有6个同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双边贸易渠道畅通,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继续扩大市场开放,贸易投资机会将不会受到影响。
TPP所形成的高标准对全球贸易体系有一定影响作用。尽管TPP目前仍是一个区域自贸协定,其所形成的高标准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多边体制统一的标准,但不排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会联手力推TPP的高标准,并逐步通过WTO将其纳入多边体制,即使WTO不会全部接受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但亦不排除部分或有选择的采纳吸收,届时将对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压力。
TPP将通过吸收新成员不断扩大其影响。目前TPP成员虽仅12个,但其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特别是针对东盟自贸区成员,美国将不断地说服有关国家加入TPP协议,以扩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达到抑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下一步有可能参加的是印尼、菲律宾、韩国等。
美国主导的TPP协议有多重目的。一方面,可以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支点,通过扩大同亚太新兴经济体合作拓展其贸易和投资规模,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扩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经济,美国担心中国将形成在亚太的影响力和主导力,美国要以TPP为抓手,重新主导国际贸易标准,这在客观上会对中国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
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应保持政策定力,从容应对TPP。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已完成了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各行业各部门正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在推进各项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应该受到TPP的干扰,更何况TPP签约到实施至少还需要一年左右时间,而根据有关方面测算,其实施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TPP的签约看得过重,似乎中国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对中国而言,TPP的影响大小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应对工作是否得当,只要我们能确保经济稳定的增长,坚持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能,更快地推进对外开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加快进度,力争做到以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缓解来自TPP的压力。“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探索构建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树立我国倡导的合作共赢、包容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理念。“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有助于我们缓解来自TPP的压力,并可以树立我国良好形象和影响力。
加快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事关重大,对稳定东北亚局势,带动各自经济发展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促进中国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实现开放促改革的战略思路。加快中日韩合作一旦取得实质进展,即可以有效缓解TPP可能带来的实质影响。
积极主动推动RCEP谈判,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进程十分必要。中国可以率先通过对东盟的扩大开放不断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各项安排,有利于促进国内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同时通过加快RCEP谈判尽快形成区域经济贸易伙伴关系,亦可以有效缓解TPP带来的影响。RCEP谈判同样将形成众多适合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发展规则,这些规则同样可以转化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TPP的规则和RCEP规则最终将供国际多边体制采纳。
继续推动FTAAP的进程。在2014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中方已经提出了建立亚太自贸区的倡议,并得到了领导人的通过,责成先进行可行性研究。从目前亚太的经济贸易格局看,RCEP和TPP将可能长期并存。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亚太未来发展方向上,中方仍需要同美方加强沟通,最好形成中美共同推动FTAAP的局面,这将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形成联合统一战线,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争取了有利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