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村看军人好样子:一人圆了三代人的阅兵梦
阅兵村看军人好样子
故事一:“连降四级”忠心不改
作为方队中年龄最大、职务最高的队员朱佳春,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1997年,他以仪仗队执行分队队长的身份,见证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2009年,他放弃了转业和已安排好的单位,以教练员的身份参加了国庆大阅兵;去年底,他又放弃了交流到家乡就业的机会,临危受命带领教练员赴京参加阅兵教练员集训。
出人意料的是,如此优秀的朱佳春曾被“连降四级”:方队组建时,他以总教练的身份带着“零基础”的方队次次名列前茅;将军领队参训后,他又成为了一名领队,和一名将军领队一起训练;不久,另外一位将军被确定为方队领队后,他转为了一名预备领队,全程跟训;7月底,方队党委让他进入方队担任小口令员,解决队伍中口令不清的问题,他二话没说,马上转换身份当上了队员。
面对从总教练到队员的4次身份转换,朱佳春说:“我是党员,党让干啥就干啥,阅兵见证了我的忠心。”
故事二:带着血性来阅兵
来自“红一团”狼牙山五壮士连的队员吴清河,不乐意别人叫他“拼命三郎”,自己却比“拼命三郎”还要拼。一次,因为胃病犯了,他被留在宿舍休息。他想,训练场去不了,在宿舍也可以练。于是一个人在楼道里,对着军容镜练军姿、练踢腿……中午,队友们从训练场回来,发现吴清河的衣服竟然比大家的还要湿。
不仅如此,每天晚上就寝前,吴清河必做基础体能“3个100”练习。队友们问他:“每天训练量这么大,为何还这么拼?”他说:“不练可不行,回连队还要参加演习、比武和考核!”
故事三:“知心男神”“点爆”队员参训激情
来自458医院的医护员丁嵬,巧妙发挥心理学专业的优势,刚到阅兵村就和队员们打成一片,并当上大家的“知心男神”。
队员宋金龙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冒了几次泡后,被调到了预备队员位置,并负责排面的训练视频拍摄。“知心男神”知道后,特意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摄影龙”。外号有趣又接地气,大家都喜欢这么叫,这让原本有些纳闷的宋金龙,感受到大家的认可,不仅把摄像的工作认真做好,而且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很快就回到了排面中。
天气炎热,为了给太阳下的队员们降温解暑,“知心男神”特意买来了一台电动喷雾机,亲自到训练场上喷洒水汽。大家开心地说:“有‘知心男神’在,身体解暑了,心里更暖了。 故事四:两对亲兄弟,阅场来比拼
方队里有两对双胞胎队员,一对叫常创、常立,一对叫白自成、白自立。他们说,能在同一个阅兵场上相遇,是因为他们有同一个光荣的梦。
都说无巧不成书。今年初,两对兄弟一同被挑为阅兵预选队员时,由于都是一米八几的个儿,4个人同时被分到了第一排面,一下成了大家的关注点。训练时,教练有意无意地将两对兄弟进行比较;休息时,队友们也时不时拿他们来当话题;而两对兄弟也在暗暗较量:比谁踢腿快、比谁出汗多、比谁起得早……结果,在第一次标兵评选时,4个人都带上了大红花。 故事五:上阵父子兵,一起来阅兵
方队长蔡云藩和队员蔡志粤是一对父子。方队成立之初,蔡志粤听说自己老爸当上了方队长,果断放弃正在军校进修的机会,要求回来参加阅兵。老蔡对小蔡说:“阅兵队员条件要求苛刻,到时候你要是吃不了苦,别怪我不留情面。” “放心,我绝对不会给你丢脸!”小蔡在电话里打包票。
到了训练场,小蔡果然很刻苦,2个月不到,体重减了20斤。一次,小蔡身体不适,训练时晕倒,被送进卫生所。医生想给老蔡打电话,小蔡连忙说:“我不是关系户,我是军人子弟,不要告诉我父亲。” 老蔡心疼小蔡,偷偷给教练员塞巧克力,趁训练间隙给小蔡吃。
训练上,老蔡对队员严格,对小蔡也同样严格。进驻北京阅兵训练基地以来,方队5次拿下了“优胜方队”,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评为“阅兵训练先进单位”,而小蔡也当上排头兵和区队长,所带排面连续2次获得“先进排面”。 故事六:一人圆了三代阅兵梦
队员赵兵,每次训练起来总是动力十足,似乎身上有块用不完的电池。问及原因,才知道,他带了一家三代军人的阅兵梦来参阅。
赵兵从小就听着爷爷参加抗战打鬼子的故事长大。爷爷常说,他刚当新兵时,领到的新军装上还有补丁,拆开补丁,里面还有血迹。在爷爷的感染下,全家人都入伍参了军。赵兵的父亲、二伯是军人,堂哥、堂姐,嫂子、姐夫也是军人,就连自己的女朋友也是军人。由于家里军人太多,赵兵的奶奶每年拍全家福,背景墙上的“军属光荣”牌匾只好挂爷爷一个,她说:“太多了挂不下!”
当自己通过阅兵选拔,到北京参加训练后,全家都乐坏了:“咱们家那么多人参军,没一个参加过阅兵,你可要好好努力,帮咱把梦圆了!”赵兵和女友原本计划7月份结婚,当他和女朋友说起时,女朋友大力支持:“你可是我未来的老公,一定要威武帅气地踢过天安门!”
带着全家的阅兵梦,赵兵可不敢马虎,训练场上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先后被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