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阅兵:将军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
正在训练的将军们。 本报记者李隽辉/摄
原标题:将军正步走过天安门
本报记者卢义杰
将军领队结业考试开始了。上士梁智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徒弟”刘卫星正踢着正步走来。他摆臂有力,脚踏得地面作响,动作一连几十米都非常标准。
“今年第一次训练时,我只能踢十来步。”56岁的刘卫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曾在军校练过队列,但训练难度和强度远远不如这里,何况,那已是30年前的事了。
刘卫星是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少将军衔。9月3日,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上,刘卫星和其他几十位将军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将军领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将军领队必须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群众威信高
和刘卫星一样,距离阅兵还有4个月时,武警北京总队副政委孟鸣突然接到命令:出任抗战阅兵“将军领队”。根据命令,孟鸣将站在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的引导车上,领着战士一起经过天安门。
往年中国阅兵,方队领队由校官或尉官出任,但一些国家的阅兵式早已设置了将军领队。比如,俄罗斯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红场大阅兵。
孟鸣今年56岁,身高1米82,身材精干,年轻时他手榴弹能投60多米,爱打篮球和乒乓球,单双杠完全没问题。后来走上领导岗位,运动时间少了些,每年很多天数都要工作到深夜,体力耐力不如从前了。
“但别说将军领队,就是叫我们上刀山,我们也义无反顾。”孟鸣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这考验着中国将领的综合素质。
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舜介绍,将军领队必须是现役将军,必须是本方队所在部队的指挥员或者上一级部队的指挥员,必须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群众威信高。
王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的阅兵预计约有50名将军领队受阅。记者发现,这些将军来自各大军区、各军兵种,所选将领也颇具代表意义,既有军事主官、政治主官,也有技术型高级军事干部。
例如,武警部队选择的将军领队来自武警北京总队。该部队肩负首都社会稳定职责,也是武警部队目前仅有的两个正军级地方总队之一。而承担受阅任务的雪豹突击队,更是闻名全军的精锐特种部队。
海军东海舰队也有部队参加阅兵,东海舰队是解放军第一支海军舰队,出任将军领队的是该舰队副参谋长黄新建,他身板结实,去年夏天晋升少将。黄新建经历丰富,曾担任过驱逐舰舰长,还是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17批护航任务的编队指挥员。
将军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
“过去,我们一般战士很难见到高级别的军区首长。”接到组训任务时,上士梁智有点难以置信,自己会成为将军领队的教练员。
在某训练基地的宿舍楼里,刘卫星住二层,梁智住三层。梁智去过一次刘卫星的房间,“布置很简单,有镜子,有器械,洗漱用品都是首长自己带的”。
黄新建的房间也大致如此。他住在一间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屋子里,面积15平方米,设施陈旧,房间的角落里立着一面军容镜。他说,将军与士兵都是在饭堂一起吃饭,都过着训练场、餐厅、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
徒步方队总教练刘士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将军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完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将军感动了战士,是一个动力源,起到了带动作用”。
“有点找回了最初当兵的感觉。”孟鸣说。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他的宿舍看到,单间面积不大,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要去公共厕所与战士们一起排队。一进房门,右手边是一个摆着洗漱用具的塑料架,左手边摆着一对15公斤重的哑铃。
坐在房间的小沙发上,孟鸣依然穿着雪豹突击队的迷彩作训服,他表示,自己坚持早、中、晚都要举哑铃,每天至少一两百个。说着他站起身,提起哑铃,张开双臂,挺着胸膛毫不费劲地连续平举了好几个。
孟鸣坚持不在高峰期去公共卫生间洗漱。他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人多时自己去洗漱间,战士们都停下来让他先洗漱,“所以,我常常等战士们洗完后再去。”他说,他的隔壁宿舍住的就是炊事班,战士们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工作了。
连回房看电视的时候也在练军姿
按照规范,将军领队要在天安门前踢128步正步。刘卫星原以为“咬咬牙就过来了”,但训练了一阵子才发现,踢三四十步就累了,“对我们这些‘老头’来说,还真是个挑战。”他开玩笑说。
拥有博士学历的刘卫星是一名学者型领导,在科研领域,刘卫星成果丰硕,曾14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但他的阅兵训练几乎是零基础,“上军校的时候,摆臂要求是在四五扣子之间,而现在是伸直,用肘的力量打摆”。
“刚开始那段时间,确确实实是没法看。”教练员梁智坦言,自己每晚都急得睡不着觉。他开始琢磨一些训练技巧。比如,用平板电脑、DV把刘卫星的训练过程录制下来,休息时放给他看。“首长也发现,自己的大腿是‘搬’或‘挪’出来的,而不是踢出来的。”他说。
梁智还记得,一个星期六下午,刘卫星喊上他到操场加练,这一次,刘卫星找到了感觉,走得非常不错。6月30日,徒步方队组织将军领队结业考试,这些将军全部通过考核。
虽然同为将军领队,不同方队的将军领队训练重点也不同。徒步方队的将军领队需要练正步,装备方队则侧重练军姿和耐力,因为他们将站在引导车上受阅。
“将军们大多都在50岁以上,军龄都超过30年,不好练,双方都有压力。”参与装备方队将军领队训练的武警北京总队作训参谋刘清军说,他们要训的课目包括军姿、敬礼、指挥口令等。
长时间站军姿刚开始对孟鸣来说是个考验。将校领队集中训练之初,装备指挥部组织第一次合练,顶着烈日站完两个小时军姿,孟鸣背痛、腿疼,直不起腰来,要两人扶着才能坐下来。但经过几个月的严格训练,他现在站3个小时也没问题。
“现在每天训练,上来就是站军姿,‘起步价’半小时。”黄新建轻松地说,“在房间看电视的时候,我也这样站着。”他还对着镜子练口令、转头,敬礼,“一练就是上百次。在训练场喊,回到房间还要补课”。
“中国的将军不是只坐办公室”
在作训参谋刘清军看来,将军领队在训练前后变化很大。比如,训练初期他曾提醒有的将军“头不正”,将军会说:“啊,这样就行吧。”但后来,他们的答复变得诚恳:“啊,对,对!”
“说老实话,刚开始,被战士喊‘快了’‘慢了’‘高一点’,也感觉没面子。”孟鸣坦言,“但他们要迎接上面的考核,我们理解他们。为了阅兵任务,我们也更要努力把动作做得更规范。”
训练的确给将军们带来了改变。一些将军中止了熬夜的习惯,生活变得规律,有的将军肩膀、腰腿疼痛得到缓解,身体更好了。
“多了朝气、少了暮气,多了锐气、少了惰气,多了兵气、少了官气。”孟鸣这样总结自己的变化。
进步最直观的要数刘卫星,有的领队看到他踢正步,便笑着说:“部长进步真大。”他所在的方队同样进步神速,最早的大合练中,他们单排面考核成绩还是倒数第一,不久前却拿到了阅兵徒步方队指挥部颁发的锦旗。
曾多次代表中国海军远航出访的黄新建,更希望把将军领队与军事力量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自己是将军领队的一分子,是海军的代表队,也是解放军的代表队,身后跟着的绝不只是一辆辆受阅装备,而是一个个作战编队,一支支走向深蓝的舰队。
黄新建说,在大阅兵中出现将军领队,这意味着,“中国的将领是可以统率部队的,不是不接地气,不是只会坐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