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四川青川意气风发
“这里还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清明节带着家人到四川省青川唐家河旅游的成都游客向国书说起青川唐家河的美景,情不自禁伸出了大拇指点赞。
春赏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玩雪……青川一年四季,美景不断。巍巍摩天岭、滔滔青竹江、森林密布的唐家河、烟波浩渺的白龙湖、俊俏挺拔的白熊关、碧野千里的大草堂……青川生态好,环境美。2019年4月,青川成功进入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19年9月,青川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绿水青山”四季常在,旅游业已成为青川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金山银山”硕果累累,2019年度青川共接待游客数量90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超过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3亿元。
春风吹、战鼓擂,青川突出特色优势,强化文旅融合,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意气风发。具体而言,就是全域发力,全力落实“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因地制宜转机制,力推“+旅游”;创新模式,推动全域共建共享。
全域发力 落实“旅游+”融合发展
聚焦旅游+文化,保护修复重点文物、传统村落、乡土历史建筑;川北薅草锣鼓、七佛贡茶、黎渊石刻、打臭、牛灯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
聚焦旅游+产业,“汽车后备箱”工程蓬勃兴起,借助青川黑木耳等七支地标产品,发布中国青川山珍指数,打造农旅、工旅产业融合龙头企业,建成2个省级旅游园区、10个现代农旅产业园、5个工业旅游示范点,一二三产业融合,潜力无限。
聚焦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风生水起,带动79个贫困村2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入选文化旅游部乡村旅游案例百则和联合国减贫组织现场教学案例。
因地制宜 首倡“+旅游”理念
因地制宜转机制,首倡“+旅游”理念,“万众合力、顺势借力”“部门大有作为、乡镇努力作为”的融合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聚焦生态研学+旅游,制定景区动物观赏标准,率先建立旗舰物种研学课程体系和自然研学导师体系,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基金)、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北京山水等国内外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研学交流活动,青川正成为国际知名的研学交流平台。
聚焦环境保护+旅游,在全国首创城乡垃圾处理12户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示范社区建设试点,与水利部合作制定中国国家河流青川标准。
聚焦乡村振兴+旅游,按照“一沟一品、一沟一景、一沟一特色”思路,建成初心谷、幸福岛、竹溪谷、仙雾茶海、边城秘境阴平村等20余个精品乡村旅游景点,实现乡村旅游全域化。
创新模式 推动全域共建共享
青川县还有“七个五”招法。县委县政府、部门、乡镇、村、企业,五级主官抓创建;部门联动、市场监管、旅游扶贫富民、项目建设、人才培养,五大机制抓保障;上级项目、本级财政、招商引资、金融贷款、民间投入,五大资金抓建设;文旅、农旅、体旅、商旅、工旅,五业融合抓发展;研学、康养、乡村、体育、科技,五大产品抓特色;以商养厕所、以商带咨询、以商建道路、以商治环境、以商建平台(智慧旅游),五商联动抓服务;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精准化、主流化,五化叠加抓营销
青川全域旅游,风景这边独好。(唐续宗)
分享到: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