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众攻略 不去武大和黄鹤楼 这些地方更值得一玩
以体验民俗文化的方式打开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视野,那些快被人们遗忘了的技艺再次走进人群,它们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在那个不属于我们的年代里大放异彩。如今它们可能再也回不到当年的繁华,但是如今为传统技艺坚守的人们,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匠心,谁说不是另一种光芒呢。
|| 汉剧- 百转千回的调子有唱不完的故事
(▲图:POCO@南山马)
关于汉剧,它在戏剧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曾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后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了现在的京剧。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
不过,幸好,汉剧优美独特的唱法再次被人听到,它同是一种调子,各类角色却可以有不同的唱法,许多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故事的戏剧,再次被搬上舞台。
看剧推荐:武汉汉剧院
|| 高龙- 每一次华丽的舞动,都是背后辛苦的付出
(▲图:图虫网@王运良)
(▲图:图虫网@hwnok)
(▲图:poco@远影碧空)
汉阳高龙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每年的正月里,为了迎接新年,人们舞起高龙,以示庆祝。汉阳高龙造型独特,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切割式结构。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篾竹工艺的完整性,在色彩上,多以红色、金黄色、白色为主调。制作材料主要是竹篾、皮纸、细纱布、彩纸等,精工扎制、裱糊而成,要经过选材备料、火烤校正、量尺钻眼、扎灯筋、穿龙衣等步骤。复杂的工艺流程,使得一个熟练的扎龙老师傅,每年也只能扎2-3条。高龙表演起来也颇具难度,叩、扫、举、抖、顶、托,甚至口衔齿托,每一次跟随节奏的舞动,都显示出舞龙人的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