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来访 越南民众怎么看?
11月初的越南首都河内温暖湿润,街头的凌霄花和三叶梅开得正艳。这座以奥黛和咖啡出名的城市张开怀抱,准备迎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即将对越南展开的国事访问。
对于中国领导人的访问,越南人民怎么看?且跟着新华社记者的脚步,在河内市区逛逛。
【“我想去北京”】
河内市中心的还剑湖畔绿树成荫,咖啡飘香,向来是河内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一群为外国游客提供帮助的越南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身穿橙色的T恤衫,年轻的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志愿者们和新华社记者合影
听说记者来自中国,今年在河内电力大学读大二的邹雪祯很兴奋。今年21岁的她虽然没去过中国,但却能说简单的中文。她说,自己很向往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邹雪祯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唱《北京欢迎你》,虽然发音不太准,但音调和节拍都掌握得不错,歌声飘在湖面上,听来很是悠扬入耳。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走遍世界各地。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到北京去读书深造”。
邹雪祯说,自己从网上看到了习主席马上要来越南的消息。她觉得,培育中越两国青年人之间的友好情谊非常重要,希望将来两国能举办更多的青年友好交流活动。
【“中越关系好,我们的生意才会好”】
和邹雪祯一起做志愿者的阮翠兰是越南河内国民经济大学的大一新生,她的家乡在西北部的边境城市老街,隔南溪河与中国云南省的河口相望。
当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时,这个女孩激动地打开手机相册,给我们展示她在中国河口口岸前拍摄的一张照片。
目前,中越正在就启动修建连接北部城市河内、老街、海防的高速铁路项目研究进行讨论,对此阮翠兰说,希望中越之间的合作能够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给那里的人民带去更多的机会。
和阮翠兰一样强烈期待中越加强合作的,还有在河内盛财有限责任公司红木手工艺品店工作的中文导购杜月映。
32岁的她曾在河内大学学过4年中文,还去过广州、南宁、深圳等好几个中国大城市。杜月映非常喜欢中国,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就是“面积大,人口多,城市现代化”。
她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深入每个普通越南人的日常生活。在杜月映的家里,大到家用电器,小到杯盘碗碟,都购置的是“中国货”。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是越南人居家过日子的最好选择。
杜月映说,这两年,来河内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有些下降,店里的生意多少也受到了影响。
杜月映很期待习主席的访问。“希望两国关系一直好,这样我们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店里的生意才会越来越兴隆”。
杜月映有两个孩子,她说,将来想送孩子去中国留学。
【“多读中国书,对越南人有好处”】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越文版首发式在河内举行。
越文版的主要译者之一阮荣光也到了现场,曾担任越南驻华公使的他,现在是越共中央对外部中国-亚洲东北地区副局长、越中友协副主席。
阮荣光告诉记者,促进中越关系发展,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我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参加了抗美救国战争,当时是坦克兵;第二就是为中越两国关系发展做‘桥梁’。中越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向来有很好的传统友谊……要推动传统友谊的发展,让它一天比一天好。当然这个事业不简单,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得了的。”
阮荣光认为,习主席的这次访问“非常非常重要”。
“我认为,这次访问不仅会加强两党两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并且双方领导人要达成非常重要的共识,这些共识将为两国关系发展确定正确方向,也就是和平、合作,”他说。
虽然年事已高,但阮荣光还是想为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以推动双方互相了解,比如参与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我对中国的理论作品翻译了不少,已经译了五六本书了。我觉得翻译这些书能加强我们两党的互相了解。现在双方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但如果不能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就无从谈起。”
“而且,这些著作会帮助我们彼此借鉴经验。现在我们进行革新,中国也进行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发点和环境比较相似、面临的困难也差不多。我们之间的学习借鉴也对彼此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帮助,”他说。
出席首发式的越共中央宣教部副部长阮世纪也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越南文版本选在习主席来访越南之际出版,将为加强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我建议越南各新闻媒体向广大读者介绍这部重要著作。”阮世纪说。
他还透露,越南读者还将在近期读到译成越南文的其他中文理论图书,比如《两个主义一百年》、《科学执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论》等,“这些图书都是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