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加强战略执行力度,更要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努力控制经营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四类风险不容忽视
在经济下行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遭遇较大冲击,部分企业滑向了破产倒闭的边缘,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产能过剩行业也将逐步退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承压。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要面临五类风险:
1.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的人品风险。笔者发现,许多企业老板,在企业发展初期尚能勤勉肯干,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就容易迷失自我,过于注重个人享受,购买豪华轿车、参与赌博、大额购买股票以及将企业大额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乃至最终对企业的发展漠不关心,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隐患。
2.原材料价格风险和产成品销售风险。原材料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成本的变化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风险。产成品的销售风险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若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往往会失去市场份额,导致经营风险。企业是否拥有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也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3.对外担保风险和高利贷风险。在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资金趋紧,容易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企业间的互保或联保风险传递可能性大增,若处理不善甚至会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此外,由于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民间借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导致商业银行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一直难度较大。
4.企业盲目扩张风险和第二还款来源风险。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没有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计划,将贷款挪用,加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要持续关注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贷款情况以及对外担保情况。还应持续关注抵押物现状、变现能力、抵押人是否擅自处理抵押物以及是否重复抵押等。笔者发现,借款单位与担保单位往往存在隐形关联关系,所以一旦借款单位出现危机,也会蔓延到担保单位,最终导致第二还款来源形同虚设。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对策
对策一:做信贷调查时应多角度系统性了解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的人品。首先,信贷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沟通,也可以通过与同行业企业主进行交流,了解该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的人品。可重点了解分析实际控制人是否诚实守信,是否工作作风正派等,可重点关注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有无不良行为,如企业老板(实际控制人)是否经常进出高端消费场所,以及是否涉足黄赌毒和大额高利贷。若信贷人员发现上述行为,应该拒绝申请人办理信贷业务的申请,已经办理的业务应增强风险缓释措施。
对策二:多维度识别原材料价格风险和产成品销售风险。对于原材料价格风险,信贷人员可重点分析原材料在成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关注企业采购合同和进货单。通过企业销售合同原件,信贷人员可重点查看产品销售数量和价格是否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经营特点,查看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水表、电表、天然气表、纳税表以及工资表,分析企业是否生产经营正常。还可以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尤其要重视分析企业的现金流。
对策三:巧用合同约束防范对外担保风险和高利贷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强化合同约束,在借款合同和授信方案中明确规定对外担保限额和或有负债率水平,将不参与民间借贷写入合同条款或者作为合同的补充条款。一旦突破上限,授信额度将被冻结,银行可以宣布合同提前到期和要求客户提前还款。
通过直接咨询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机构,结合企业财务报表中相关会计科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判断出企业是否涉及高利贷。如果发现企业涉及民间借贷,金额较大的应该冻结授信额度,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及时采取查封保全等法律手段,尽最大可能减少信贷资金的损失。
对策四:练就火眼金睛,识别企业盲目扩张风险和第二还款来源风险。信贷人员应制止客户投资不熟悉领域和盲目投资房地产行业,并建议企业制定切合实际发展的经营计划。还应关注重点注担保企业是否存在盲目扩张风险,是否涉及高利贷,抵押物的现状、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是否已改变以及抵押人是否擅自处分抵押物等。
(建设银行山东省淄博分行 李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