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在商业逻辑里的复兴与梦想
从待价而沽、福特亟待脱手的战略转移资产,到找准第二故乡并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豪华品牌,沃尔沃这个转变过程不过是7年时间。
实际上,当2010年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吉利集团竞购瑞典老牌汽车企业沃尔沃时,对于这场穷小子抱得公主归的案例,没有多少人看好。
毕竟,纵观海内外,通过并购实现皆大欢喜圆满结局的并不多;相反,太多企业写下了一个个的教训,跨国并购更是难以摆脱“70%失败”的魔咒。在这个魔咒下,沃尔沃为何能够成功逆袭?
作为曾经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总监,袁小林对于那段历史自然有更深刻的记忆。他说,2010年当吉利刚刚收购沃尔沃时,没有多少人看好沃尔沃的未来。收购前的2009年,沃尔沃的全年销量只有33万辆,当时中国市场连销售公司都还没有。
但如今看来,当初的判断显得有些鲁莽。7年时间里,沃尔沃整个体系没有任何削弱,相反,包括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增强。
特别是2016年——在这个被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称之为“沃尔沃汽车里程碑式的一年”里,沃尔沃的销量、营收、利润等多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新高,并在之后连续三年刷新纪录。
袁小林自豪地说,沃尔沃迎来了2010年被吉利收购以来的最好发展阶段。2017年沃尔沃实现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这包括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全球品质,中国制造的沃尔沃远销欧美;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沃尔沃2017年销量将再破记录,其8月份全球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5%,达到37879辆。1-8月份累计销量攀升至359798辆,同比涨幅达到8.7%。不久前,根据沃尔沃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沃尔沃营业收入由去年同期的842亿瑞典克朗增至991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从去年的6.6%提升至今年同期的6.8%。
对沃尔沃自身来讲,复兴不应该是一个什么点,比如说年销多少万台,这对于一个90年历史的豪华品牌来说,太具体了。复兴更多的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人为尊”的品牌把自己所追求的内涵切实展现给消费者,让那些围绕“人”所做出的产品和服务,被更多的人感知。“如果能达到这个状态,那复兴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扭转乾坤,实现前东家穷尽洪荒之力都未曾达到的经营目标,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沃尔沃作对了两件事:明晰了企业发展愿景、理清了沃尔沃的商业逻辑。
袁小林说,从运营角度来讲,公司做决策最核心的判断标准在于能否创造价值,符不符合商业逻辑。
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沃尔沃产品谱系并不算庞大。袁小林解释说,这是因为豪华车市场75%以上的目标市场已经能被我们现有的车型覆盖。也就是说,在最佳的投入点,在最合适且最大的市场,投入最合适的产品,使投资回报率达到最大,对于沃尔沃汽车当下发展阶段而言,目前的车型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从中体现出沃尔沃睿智且务实的商业逻辑。
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前不久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控股集团建立合资技术公司,再次体现出不一般的商业逻辑。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汽车和领克汽车通过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采用相互授权的方式,将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以及零部件的联合采购。关于大集团下各个品牌的定位及平衡问题,袁小林给予了清晰的解释。
他认为,沃尔沃汽车是吉利控股集团实现核心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组成,也为吉利控股集团未来的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吉利控股集团下面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伦敦出租车、领克,以及其他布局。从目标客户与各自定位来说,沃尔沃的目标客户是市场上最高端的10%人群,吉利是低端的40%,中间有50%是留给领克的目标客户空间,各自独立且泾渭分明。
袁小林强调,从采购到研发,再到亚太区定位,背后都有沃尔沃的商业逻辑,而不简单是个中外双方谁说了算的问题。在沃尔沃这个团队里,不管是哪国人,本质上都是经济人。他最不愿看到谁说了算的话题,因为袁小林认为,所有逻辑和选择都是基于商业价值说了算。
谈到这些年来亲身经历的变化,袁小林感慨地说,相比销量、利润等硬指标,沃尔沃更大的变化在于,它的定位与影响力皆实现了全方位升级。它从以往以瑞典为中心部分实现全球化的公司,逐渐具备了在欧洲、中国、美国等全球最重要市场都有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完整体系,成为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公司。
与在欧美市场的复兴相比,沃尔沃在中国的发展更加直观。从7年前在华连销售公司都没有,到后来扩展到包括研发、生产、采购及其他部门,如今在全国有七千多员工,成为了具有全方位能力真正的汽车公司。“我觉得这几年走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们长期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发展迅速的市场,能够扎实走下去的一个基础。”
在实现了销量、品质全球领先以及面向未来的承诺后,袁小林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天的沃尔沃,与2009年的沃尔沃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洪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