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火遍中国时,这个中国人悄悄将电动汽车卖到全球第一
作者: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
2015年10月21日,伦敦的街头下着蒙蒙细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王子威廉的陪同下,参观了全球首台纯电动双层公交大巴。在其身旁担任讲解的,是一个略显发福的中年男子,他是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
在两国政要的见证下,比亚迪和英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签署了金额达65亿元人民币的协议,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将因此成为伦敦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此之前,王传福已经将电动汽车卖进中南海,卖到了纽约,乃至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图:王传福在伦敦给习大大讲解
在业界,王传福一直扮演着颠覆者的角色。靠电池行业起家时,他用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模式,击败了全自动武装的日本企业,八年内成就行业霸主;闯入汽车行业后,他用逆向研发的模式,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封锁,带领比亚迪迈向新能源的蓝海。
注意:标题和正文提及的电动汽车,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乘用车,含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1】规则是用来打破的1995年,当王传福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辞职,准备做手机电池时,日本人是这个领域的绝对霸主,三洋、索尼、松下等几家企业分食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
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一则国际电池行业的消息:日本宣布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嗅觉敏锐的王传福意识到,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中国企业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手机刚在国内兴起,“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一部手机动辄一两万元,一块充电电池的售价都在数百甚至上千元。在王传福看来,这是个暴利行业。
想要分享盛宴,得先砸钱,王传福找到表哥、颇有经济实力的吕向阳寻求帮助。起初,吕向阳并不同意王传福的冒险之举,认为他是犯傻。但王传福心意已决,他的底气来自多年积累的专业能力:本科搞电池,研究生搞电池,工作还是搞电池。
几番游说下,吕向阳终于同意拿出250万元,和王传福一起创立了比亚迪。
250万看似一笔巨款,但放在电池行业却远远不够。电池一直都是巨头们的游戏,美国电池巨头A123公司倒闭时,其前总裁曾感慨道:“为何电池行业的玩家都是大佬?说白了电池这货复杂度超出你想象。”
王传福带着钱去找日本公司谈合作,却被告知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要几千万,建一个自动化工厂十亿起步。与之相比,250万只是“毛毛雨”。
初战受挫,王传福不愿放弃。苦思冥想后,他找到一个弯道超车的办法:自动化生产线贵,那我就不要自动化,用人工来代替。
王传福找来学机械出身的孙一藻,将一整套全自动化生产线分解开,用人和夹具代替机器,最终研究出一条在日本人看来“土得掉渣”的生产线。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认为,这个“小米加步枪”的方法虽然土,但非常适合当时人力成本低的中国。
▲图:你用机器,我用人
王传福给大家算过一笔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60个月折旧,一个月折旧费2万元人民币。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经过反复论证,王传福觉得这个方法万无一失,决定放手一搏。最终,他只花了100多万元,就建成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成功将电池这个资本密集行业变成劳动力密集行业。
由于前期投资少、人力成本低,比亚迪电池的制造成本比日本企业足足低40%。凭借这一优势,王传福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逆袭日本企业,坐上了镍镉电池全球第一的位置。
紧接着,王传福用同样的办法,进入镍氢和锂离子电池市场。
这两个市场的利润更高,“输过一次”的日本企业决定联手“绞杀”比亚迪,严禁相关设备的出口。但这一招对王传福不管用,他开始寻找替代方案:没有分切机,就用裁剪刀代替;没有纯干燥室,就添加能吸水的药剂……最终,他突破了日本人的封锁。
2000年,摩托罗拉代表前往比亚迪的工厂考察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条条六七十米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坐着四五十名工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夹具,准确地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而同样的工作,在日本是全自动的,只需少数几个人。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生产线,“除了人还是人”。起初,摩托罗拉担心人工操作会有失误,但经过深入了解和产品抽样调查后,他们发现,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线不仅质量可靠,还能大幅降低成本,避免全自动化带来的批量生产事故。靠着这种“落伍”的生产方式,比亚迪成功赢得了摩托罗拉的订单。
这之后,爱立信、诺基亚等手机巨头相继成为比亚迪的客户,公司各项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2002年7月,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创下了当时H股最高发行价纪录。一年后,比亚迪跃居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
【2】下辈子就干汽车了短短八年时间,把一个小作坊打造成世界工厂,很多人觉得,王传福应该知足了,不过他心中却另有打算。
电池行业更多拼的是资本,在过去十几年间,行业的技术几乎原地踏步,从石墨负极、硅负极、金属负极到石墨烯,世界各国的材料学家在电池领域的革新层出不穷,但鲜有一种技术成功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王传福担心比亚迪的电池事业会遇到瓶颈,被更合理的生产方式所替代。他必须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为比亚迪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地。
选择什么行业呢?王传福考虑了很长时间。做手机会侵犯下游厂商的利益,电视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房地产的投机性太强。思来想去,他决定进军汽车业。因为这个行业门槛高、玩家少。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借助比亚迪的电池优势,打造电动汽车王国。
2003年的中国车市正处于井喷初期,增长率惊人。众多产业资本,包括科龙、美的、五粮液等,纷纷涉足汽车行业。半路杀出的王传福需要一张汽车生产许可证。但对于一家没有任何行业背景的企业而言,要想获得这样一张“牌照”,谈何容易?他必须另想办法。
一次闲聊中,他得知秦川汽车正在寻找买家。王传福闻言便下定决心:必须不惜代价拿下它,从而获得进军汽车行业的门票。
股东会议上,当他宣布这个决定时,现场炸开了锅,大家不理解比亚迪在电池行业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冒险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整个创业团队中,除了锂电池设备研发人毛德和,其他人都持反对意见。直到收购前最后一刻,身边的人还在劝王传福放弃。
股东和比亚迪团队的担心不无道理。秦川汽车当时刚刚摆脱多年亏损,2002年销售仅1.7万余辆。尽管王传福是一个汽车爱好者,读过上百本关于汽车的书,在电池领域是绝对的专家,但这些跟他想造汽车的梦想相差十万八千里。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嘲笑王传福,一个造电池的,还想造车?投资者的反应更激烈,很多基金经理打电话给王传福,劝他放弃收购计划,甚至有人威胁他:如果你坚持收购,我们就抛售比亚迪的股票,直到抛死为止。
然而,这些阻挠并没有让王传福改变决定,反而坚定了他的信心:“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以2.69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随后两天,比亚迪股价暴跌30%,市值蒸发27亿港币。
就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中,王传福开始了他的造车生涯。
【3】逆向研发也是本事王传福涉足之前,汽车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牢牢掌控在奔驰、大众、福特等行业巨头手中。国内车企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再加上巨头们的专利恐吓,普遍存在技术恐惧症。
每当有国内车企想要自主研发时,巨头们便警告说,前面有多少箱子的专利等着你,自主研发不但投资大、风险高,而且成功率低,很不划算。很多车企就在这样的恐吓中,败下阵来,他们没有勇气研发自己的技术,毕竟跟别人有着数十年的差距。
另一方面,大部分国内车企在“市场换技术”的合资过程中,享受着高额利润和高速增长,对投资大、见效慢的技术研发早就失去动力,纷纷选择外购。
作为后来者,王传福同样可以选择这样的路径。但在他看来,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尤其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上,没有研发就只能任人宰割。要想赢,就必须改变游戏规则。
从一开始,比亚迪就立足自主研发。王传福对技术没有恐惧,他认为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只要敢想敢干,就一定能做出来。这种自信源于他对技术的狂热,在他的办公室,从茶几、沙发到书柜、办公桌,到处堆满了有关汽车制造的图书、杂志和其他资料。
决定收购秦川汽车前,王传福跑遍全国,买了几箱子汽车制造的书。只要有时间,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上班途中,他都会钻研。
要造车,光有书本知识还不够,必须有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王传福的办法是买现成样品,然后拆解、研究、仿制,即逆向研发。比亚迪每年都要花数千万元买各种品牌的最新车型进行拆解学习,从奔驰、宝马到通用、本田,应有尽有。
上海松江的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有数千名年轻的汽车工程师。王传福要求他们拆车,然后写报告。起初,有些人不敢拆新车,尤其是名贵车,怕糟蹋了车却没有成果。王传福知道后,当即用钥匙将奔驰车划破,然后说:“现在,你们可以去拆我的车了。”
通过不断地拆解学习,比亚迪如愿掌握了汽车制造技术。2005年9月,比亚迪以丰田花冠为学习对象,推出第一款紧凑型轿车F3,结果大获成功。凭借漂亮的外观、实惠的价格和精细的做工,F3七年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创造了国产车的销售奇迹。
但过于明显的模仿痕迹,也让这款“神车”遭到多方质疑和吐槽。对此,王传福淡淡地回应道:“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不过只有5%左右。”
舆论质疑外,王传福还因为逆向研发面临不少诉讼,三洋、索尼、富士康等企业先后将比亚迪推向被告席,但都无功而返。
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认为:打赢法律战得益于王传福精明的专利规避策略。比亚迪有一个100多人的团队,专门负责检查各部门的产品是否存在侵权情况,有就一条一条地整改,没有就拿来用。这种机制有效保证了比亚迪使用的都是非技术专利,即使竞争对手有意见,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逆向研发不仅增强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由于掌握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比亚迪可以做到垂直整合,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的都是自己制造,这直接拉低了整车生产成本。而比亚迪将这部分利益让渡给了消费者。以F3和丰田花冠为例,两者在各项性能上相差无几,F3的售价不到6万元,而丰田花冠却要10万元。
【4】做内燃机时代的掘墓人狂销百万辆的F3将王传福推向了国内汽车业领军人的位置,但这并不是他的目标。
早在1998年,王传福就着手研究汽车动力电池。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时,他放言要直指电动汽车,并且成立电动汽车研究部,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电动汽车研发。
“做电动汽车是比亚迪进入汽车业的初衷。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虽少,但对能源、环保的压力已经很大。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样蓝。”他这样说道。
王传福想做“内燃机时代的掘墓人”,他的想法一度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电动汽车在当时属于小众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还经历过一次市场化惨败。通用和丰田都曾在电动汽车上进行过尝试,但没有哪一家真正重金押注于此。而身为“外行人”的王传福,却决定在电动汽车上一条道走到黑。
他一方面开发全新的汽车动力电池,另一方面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研制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比亚迪在全球率先推出第一款双模电动车——F3DM。
这款车拥有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达100公里。上市后,立刻引来各方关注,连一向谨慎的巴菲特也被它吸引。这位著名的投资大师打破几十年不投“带轮子的股票”的惯例,向比亚迪投资18亿港币。
▲图:王传福和巴菲特互赠礼物
巴菲特的投资将比亚迪推向了全球瞩目的位置。舆论热炒之下,王传福一度迷失。由于盲目扩张、追求短期销量,比亚迪很快便尝到了苦果。2010年起,受经销商退网、e6被撞起火等多起事件影响,比亚迪陷入了痛苦的三年调整期,众多创业元老纷纷离职。
那段时间,王传福遭遇到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狂人”最终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经过痛苦的反省后,他决定重新将重点转移到研发上。
此后,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动力电池上,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电池,他们全面布局;在传统动力总成上,从手动到双离合,从自然吸气到涡轮增压,他们全面掌控。
新一轮攻关期间,比亚迪也曾遭遇各种难题,例如零部件厂商在对手的“授意”下拒绝提供相关部件、市场因为相关配套不成熟而冷落比亚迪电动车等。但王传福认为,当下的困境和之前不一样,他坚信这是一条无比正确的道路。
王传福的研判在2014年开始应验。随着国家对电动车产业的政策倾斜、充电桩建设的大力投入,外加“雾霾”因素,电动车产业迎来强劲增长。苦尽甘来的比亚迪凭借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抢得先机,连续推出比亚迪秦、比亚迪唐等双模车型。
2015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售电动汽车(含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6.17万辆,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在国外,比亚迪电动大巴更是先后卖到东京、纽约、伦敦等全球160多个城市,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另一张名片。
▲图:王传福向洛杉矶市移交比亚迪电动大巴K9
从出身贫寒的农民之子,到如今的电动汽车大王,王传福的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十三岁丧父,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哥哥不得不退学赚钱养家。初中快毕业时,母亲又不幸去世。之后,在哥哥和嫂子的大力支持下,才最终完成了学业。
上学和工作期间,王传福一直跟电池打交道。创业后,做的同样是电池。一开始,他只是想做出点成绩,让家人过上好生活。但随后,他逐渐有了伟大的梦想。
当年做电池时,他就放言要靠电池技术改变汽车行业,如今电动汽车事业刚开始蓬勃发展,他又豪言不仅要将汽车全面电动化,还要利用太阳能发电、用电池储能,为世界提供零污染、零排放的交通工具。
“电动汽车时代已经来临,而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他说。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hstl8888)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