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第一所现代大学 100年前在山顶诞生
▲郭坤聪讲解同文书院留存的碑刻
▲1930年的同文中学
▲同文书院的雕塑
▲19世纪80年代的“望哥石”
▲现在的“望哥石”
▲玉屏亭被围挡保护起来
▲紫阳书院全貌
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81岁的民俗专家郭坤聪,住在繁华的中山路商圈。81年时光,他没有离开过中华片区,辗转住过吴厝巷、盐溪街、石照巷,1951年起定居石壁街至今。回到百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在他家周边就有三家书院――玉屏书院、同文书院、紫阳书院,承载着鹭岛的悠悠古韵,赫赫有名。郭老介绍,清末、民国初年,厦门有名可考的书院已有19所之多。据史料记载,创建于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设立于同安城关的文公书院,是厦门最早的一所书院。时代变迁,旧制书院、近代学堂,有的日趋式微甚至停办,有的新绿勃发,嬗变成新式学校。现如今,在厦门岛内能寻到些许踪迹的也仅剩下两处了。上周五下午,天气晴好,导报记者在郭老带领下,一起探访厦门岛内的书院,探寻那些不该被掩埋的旧时光。
同文书院120年前,在同文顶上读英语
厦门第一所民办新式学校
鹭江道瑞颐酒店旁边,有一座名曰凤凰的小山,有人称之为“望海高地”。但其实,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文化地标”――百年前,厦门乃至福建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就耸立在那儿。
它叫同文书院,历史名校,成立于1898年3月12日,是厦门第一所民办新式学校。
穿过弯弯曲曲的静谧小巷,跟着郭老,来到凤凰小山上。这里早已听不到朗朗读书声,但同文顶仍留在老厦门人的心中。
郭老介绍,当时,为了改变厦门所有学校都由西方基督教办的情况,居住在鼓浪屿的南洋华侨叶清池、黄奕住等6人发起,选址同文顶(原名凤凰山,因同文书院改名)上的寮仔后(原来的水仙路、晨光路、同文路至镇海路口,泛称寮仔后),聘请驻厦美国领事约翰逊执事,开办了一所与宗教无关的新式学堂――厦门同文书院。
老照片上的同文书院,新校舍落成很气派,有14间教室,还有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学校当时使用英文教材,英语、现代科学和传统国学并重,有音乐课、美术课、打字课,还有化学实验课、生物课等前卫课程,充分体现厦门兼容中西的文化传统。”郭老说,同文书院从1900年至1921年间,由美国人韦荼齐任院长,教师中通英语的占90%以上,其余教师为国学渊博者;开设小学班、中学班和大学班,学生由最初的42人增至409人,居厦门各校之冠。
自此,同文顶上,楼宇轩昂,书声朗朗。
多次“易主”,曾开男女同校先河
创办一百多年来,同文书院历经曲折艰难,曾多次“易主”改名,但仍奋发有为,桃李满天下。
同文书院最早位于同文顶山脚下,因开办第二年学生剧增,清政府将凤凰山划拨给同文书院,作为永久校址。
1918年,书院增设大学部,分文理两科,比厦门大学的创办还早3年,是厦门乃至福建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大学。1921年,厦门大学创办,同文书院大学部停办。
到了1926年,学制改革,外国人不得任学校主理,同文书院收回自办,改成同文中学,曾开厦门男女同校先河。
1938年,厦门沦陷前,同文中学迁到鼓浪屿,由美国归正教女传教士福懿慕姑娘任主理,她也是同文书院最后一任院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文书院停办。
后期,同文书院又多次更名,历经安定小学、思明中学、厦门七中、厦门市旅游职业中学等,1985年复名同文中学,复名后一校两名,加挂旅游职业中专校牌,初中和中专并存办学。2000年,初中取消,学校全力办职业教育,并于2008年搬离同文顶,迁至集美。
同文书院建校以来,培养学生数以万计,英才辈出,校友遍布国内外。在办学的几十年间,同文书院培养了数千名学生,包括菲律宾侨领李清泉,书法家虞愚,医学家、声乐家林俊卿,抗日将领、起草南昌起义“安民告示”的陈文总等名人。
凉亭石碑犹在,多处遗迹可寻
如今的同文顶,像个小公园,清幽雅致,站在高地,可遥望鼓浪屿。学校迁走了,曾经延续100多年的校园,朗朗书声消失了,遗址建筑只剩下几处摩崖石刻、亭子和篮球场了。
跟着郭老拾阶而上,小径上积了厚厚一层树叶,踩上去吱吱响。石缝中扎根的榕树,墨绿茁壮,根须随处垂挂,遮住登上台阶的小道。
最先看到的是一块碑,斜立在墙边,碑上刻着“民国十九年六月,董事黄秀捐建”,下面还翻译有英文。
“是华侨捐建校舍时立的碑。”郭老说,1922年由美国医生兼建筑师郁约翰设计,在望哥石旁兴建新校舍,分别以捐款董事的名字命名为“清池楼”、“奕住楼”、“秀楼”。
还有一块同文书院界碑,前几年白氏宗祠翻修时发现的,正面刻着“同文书院界”,石碑侧面刻着英文“TUNGWEN”。郭老说,当时还请来了考古专家鉴定。
走到半山腰,是“望哥石”石刻,坊间有一个传说就是关于望哥石的。
“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辛苦操劳的女子,她们天天来到望哥石,盼望着那些出海打鱼或南洋经商的夫婿归来。”郭老说,“看不到要等的船破浪而来之前,她们便把牵挂和思念交托给庙里的神明和眼前这一片碧绿的鹭江水。”
旁边还有一处摩崖石刻,写的是赞美同文顶优美景色的词句。
再往上走,登上宝珠亭,倚亭望,南面有高楼,依然可见和平码头和鹭江上船来船往。
原址重设,百年书院重获新生
在厦门近现代教育史上,同文书院创造过多个“第一”。
1898年,书院创办,是厦门第一所现代新式学校,打破官学、私塾的传统;
1918年,大学部成立,是福建省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1926年,改组为中学,首开厦门学校男女同校先河;
1929年,修建厦门第一个水泥篮球场,组建厦门第一支篮球队,曾获得全省第一;
1934年,物理老师谢逢源指导学生制作小型无线电广播机,并创办全市首个电台,实现通过广播远程教学。
同文书院旧址共有5栋建筑。其中,崇德楼现为市社科联办公楼,勤智楼为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办公楼。
2013年9月26日,原址重设,在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加挂“同文书院”牌子。厦门社科界又多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家”,它不仅展示了厦门文化曾有过的辉煌,还将成为引风气之先的文化教育基地、打造新世纪人才的文化高地。
据了解,同文书院挂牌后将设立讲堂、学宫、译馆、书社、藏书阁、数据库等平台。其中,讲堂面向社科界和市民传播弘扬厦门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人文学术研究成果。
两条“同文路”背后的故事
80多年前,同文书院周边有条叫同文的路,原西北起晨光路,东南至民族路,1930年建。1966年更名向阳中路,1979年10月复名,同文路便位于原同文书院所在的山麓而得名。
1996-2004年,鹭江道拓宽改造,原同文路2003年拆除,与旁边的晨光路一起并入鹭江道,部分区域成了第一广场和瑞颐酒店(原温德姆大酒店)的建设用地。现在位于厦门市妇幼隔壁的同文路,已经不是原来那条老的同文路。
第一广场和瑞颐酒店建成后,在第一广场与厦门市妇幼之间又新建了一条路段,与原同文路平行,距离也较近。
这条路该如何命名呢?“当时,位于这条路一头的市社会科学院相关人士提出,同文片区人文积淀深厚,命名“同文路”显得既人文又大气。”郭老说,文史专家也非常赞同‘同文路’的命名,2015年3月,经厦门市政府颁文重新命名“同文路”。
新的同文路处在鹭江道与市妇幼保健院之间,南起镇海路,西北至原同文中学同文顶社科院,长400米,宽12米。如今的同文路旁,有一个小型的花园,花园前是建路时所立的界碑,讲述了同文路的历史渊源。
望着路牌,郭老感慨万千,两条同文路,它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讲述的都是与人文积淀深厚的同文顶有关的故事,铭记的是历史名校同文书院的重要信息。
玉屏书院
玉屏古迹隐于在建工地
玉屏书院离郭老家就更近了,坐落在厦门老城东北角的玉屏山麓,也就是今天的厦门实验小学内。这里书声朗朗,但已全然看不出书院样貌,只剩下一座亭子和几块碑。
郭老带着导报记者穿小路朝玉屏亭走去,一开始没找到,向学校保安打听一番得知,亭子被圈到工地里了。
又绕了大半圈,从工地正门进去,玉屏亭就在远处,围挡保护起来,并且挂了牌子“文物保护严禁翻越”,导报记者从外围只能窥见其顶部。
郭老介绍,玉屏书院明朝时为义学,明末清初被废,康熙年间重兴,乾隆十六年(1751年),道署官员及地方商绅捐修扩建学舍,正式命名为“玉屏书院”。
“以‘玉屏’命名,是因为书院讲堂后面紧靠玉屏山巨。”郭老说,“当时有人作诗‘孤岛虽悬沧溟外,海邱从此尽奇才’,意思是有了这所书院,海岛此后将要出济世之才。”
明清时的厦门仅是同安县的一个辖区,按例不能设孔庙,文人士绅便将文运寄托给与厦门颇有渊源的朱老夫子,书院的“集德堂”也做朱子的祭奠场所,故又称“朱子祠”。
“广厦千间亦壮哉,玉屏还为育英才。”道光十五年(1835年),道尹周凯再次发起捐修,并聘光泽高树然为书院院长,他是闽中古文大家,被周凯誉为“今之宗匠”。日后成名的金石家吕世宜、诗人林树梅、方志家林和书画家叶化成等也都是此时的门生,后人立有“周公祠”,纪其兴学之功。这段时期,也是玉屏书院最黄金的时代。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玉屏书院随之停办。次年4月4日,在玉屏书院的旧址开办新学校,名曰“官立厦门中学堂”;之后,学校先后易名为思明中学、省立十三中学、省立厦门中学;解放后,省中和市中合并,称厦门一中。1953年,厦门一中迁深田路现址,玉屏书院旧址改为厦门第五中学,其后门就在玉屏巷内。后厦门第五中学玉屏校区因厦门实验小学的扩建,于2015年搬离玉屏巷。
那些已消逝的书院
●东亚书院
东亚书院位于现深田路附近,建于清末,为厦绅林鹤年创办,在寮仔后赁洋楼为院宇。当时尚在科举时代,士子只知吟哦制艺、浸淫墨卷,对于世界知识茫然罔觉。
●旭瀛书院
旭瀛书院,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厦门的台湾公会在山仔顶桂州堆创立,办有初等教育及实业实习教育,位于民国路(今新华路),另在释仔街、小榕林和鼓浪屿和记崎(今三丘田)三处设有分院。有人说,该书院是为培植日本在华南的势力而生。
●鹭津书院
施琅曾是郑成功旧部,后降清平台,在厦任福建水师提督。鹭津书院是施琅将军平台后在厦门所建的施氏家塾,在将军祠片区,如今已无迹可寻。
●紫阳书院
“历经400年时光洗礼,现在紫阳书院已遗迹无存。”郭老长长叹了一口气,紫阳书院最早建于厦门城西门外朝天宫后,也就是现在的思北小学一带。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为振兴厦港文教,书院迁到海防厅附近。
雍正二年(1724年),书院扩大规模,收取月租供书院之用。久而久之,成了外人藏匿之所,甚至养马其中,学舍也成为注生神祠。雍正八年(1730年)起,重新整顿书院,蹭课旁听者不断,多达百人,场地日见窄狭。“在与岁月的抗争中,书院颓势已现,讲堂墙壁毁损,祠宇瓦木朽坏,书院修了毁,毁了修,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再度修缮。”郭老说,鸦片战争,厦门遭受重创,玉屏、紫阳两书院合而为一。
晚清时期,时局垂危,书院也风雨飘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废除科举,书院停办。宣统元年(1909年)改办紫阳小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厦门沦陷,学校校舍遭毁,夷为平地。民国三十四(1945年)年光复后,学校复建,改称“厦港第一中心国民学校”。
导报记者崔晓旭/文常海军/图